找到相关内容28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巴蜀高僧破山海明禅师的生平及其思想渊源

    偏正回互的道理,创立五位学说,即所谓正中偏、偏中正、正中来、偏中至、兼中到。曹山本寂禅师继承洞山的五位学说,以君臣的例子说明五位的关系,称为君臣五位:(1)君位,指本来无物的形而上的空灵状态,为正位,即...

    道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5761786.html
  • 浅论南宗禅的言说方式

    明明是水声潺潺,怎么说是桥在动水没有动呢?面对这个问题,犹如站在十字路口,不知是向左还是向右,从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其实禅师们真实意思是,既不能执著空空的两手,也不能执著锄头,要超越有无之相对法。曹山本...

    张培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3262684.html
  • 说末法,即非末法

    唐天宝初年(742),石头希迁禅师离开青原山,来到南岳驻锡南寺,改名为南台寺。希迁与马祖道一称并世二大士,圆寂后谥“无际大师”。希迁的弟子药山惟俨传法云岩昙晟,又续传洞山良价、曹山本寂,形成禅宗曹洞宗...

    王小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2963127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5)

    600--800)。  3.五家分灯时期,就是沩山灵佑、仰山慧寂师资共建立沩仰宗;洞山良价、曹山本寂师资建立曹洞宗;临济义玄建立临济宗;云门文·偃建立云门宗;清凉文益建立法眼宗。前三宗先后成立在晚唐,后二...属沩山法脉。门下有(郢州)芭蕉慧清、(越州)清化全忿。仰山慧寂门下又有(晋州)霍山景通、无着文喜等。  第四十九节 曹洞宗  曹洞宗创始于洞山良价,故又名洞上宗。大成于曹山本寂,绍述于云居道膺。《宗门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764554.html
  • 释藏青: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(3)

    密授宗印。文偃历访洞山、曹山、天童、归宗等处,又往曹溪礼六祖塔,晚年移住云门光泰禅院(在今广东乳源县)。  云门宗禅学思想孤危险峻,用“涵盖乾坤”、“截断众流”、“随波逐流”三句话,比作“云门剑”,...

    释藏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065209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4)

    第六章 流派蔓衍时期  第十六节 北宋的佛教(960—1127)  僧官制度 宋代管理僧道的制度,大致遵循唐代旧规而略加变更。主管僧籍的是祠部和鸿胪寺。祠部郎中、员外郎掌天下祠典,道释祠庙医药之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3.html
  • 唐代马祖和中国禅宗

    曹山本寂(840-901)创立的曹洞宗、文偃(864-949)创立的云门宗和文益(885-958)创立的法眼宗。从此,中国禅宗进入五宗迭兴,相继盛行的时期。   禅宗在唐末兴起的过程中得到各地军政官员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065561.html
  • 论惠能门下的禅法特色

    不堕诸有,非染非净,非正非偏,故曰虚玄大道,无著真宗。’’(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三《曹山本寂禅师》)洞山良介亦云:“才有是非,纷然失心”,“道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3566087.html
  •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

    shih yu-lu 曹山本寂禪師語錄 p. Ko Hung 葛洪 ii. Ching-te chuan-teng lu 景德傳燈錄 q. Hui-neng 慧能 jj. Shih-te yueh-...

    Wing-Tsit Chan

    |english|buddha|buddhism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0372895.html
  • 佛门中的“安居”犍度

    有了一些变通的地方。中国的出家人大都是依附于各地的寺院常住。即使是古时参学盛行时,到夏季安居时段也会依止一寺院而住。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“曹山一生行脚,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。”然而“安居”终究还是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8.html